目前分類:導讀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o Vlemma tou Odyssea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To Vlemma tou Odyssea)
Theodoros Angelopoulos│Germany / UK / Greece / France / Italy|1995|176 min


jms◎導讀


如果可以,請你們首先凝眼,並使視線毫不留意地穿透眼前的一切事物,而落在一處與你心底對位而出的焦點。你是往前看,但它無疑也是一次朝向內裡的深沈張望。《尤里斯西生命之旅》便是這樣一部現實時空與心理時空共時並進的電影,那些因旅程而逐漸顯露出來的關於失落的膠捲的線索,那些鬼魅般浮現的逝去的時光,A所苦苦尋求的那三捲影片,其實是他唯一得以安居的住所。安哲羅普洛斯的許多電影都存在著戰爭的氛圍,而「邊界」在此更是不可忽略的概念,因為它既是地理、政治上的區隔,同時也是心靈自我設下的障蔽。特別是在《鸛鳥踟躕》裡,在兩軍交界處,在地上那條長長的漆白的界線前,那位出走的政治家高舉著一隻腳,敵方的衛兵正迎面走來,那幕自動步槍與「越界」對峙著的經典畫面。在《尤》片裡,「邊界」更是顯得無所不在,A為了尋找那三捲影片,而由希臘人視為理想國度的美國回到戰火蔓延的故土,無視危險地一再穿越邊界,甚至在最後還進入戰區,觀影者或許正如片中那些與A接觸過的人一樣,不解著究竟是什麼趨使著A旅行,那三捲尚未出土的影片果真如此重要?其實正如本片片頭所引用的馬納斯基兄弟拍攝的《織工》,是那種超越戰亂、超越疆界劃定的,對人性的觀照迫使他踏上旅途的。於是,這趟電影史溯本探源的旅程,便有了它無可置疑的必要性。事實上,《尤》片是配合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而拍攝的影片,加以其自傳性質濃厚,也使得這部片子別具意義,它承載了安哲羅普洛斯回顧母土的沈重眼神,一如鴻鴻在其電影小說裡揣度的那樣,電影工業的發達,器材操作的嫻熟,更是不該遮掩掉影像記錄那「原初的凝視」。那些群集觀影的人,那些於河畔祈禱的人,那些苟活於戰地的人,那些於霧中釋放生命能量的人,儘管他們容或有各自的信仰,儘管他們容或有各自的陣營,但生命自身亦不願放棄其尊嚴不是嗎?然而,殺戮的意志仍然盤桓於此片土地之上,最末,伊沃拉維一家人死於濃霧裡的槍響,而後,A在頹敗的戲院裡獨自放映著影片,然而,那辛苦尋找並沖洗的膠捲,卻仍然投映不出任何影像。A的流轉,膠捲的坎苛旅程,最終仍是一場空,安哲羅普洛斯如此沈痛地說著他的故事。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multronstället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Ingmar Bergman|Sweden|1957|91 min


sweetcherry◎導讀


《野草莓》曾獲得柏林電影節國際電影獎的榮耀,是瑞典大師柏格曼的經典鉅作之一。影片敘述一位表面慈祥、受人景仰的醫生Isak,前往受獎的旅途中,在與旁人的互動、奇異的夢境和回憶中的衝擊下,老來才發現原來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個冷漠無情的固執老人,一生充滿了遺憾和孤寂。導演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來說故事,從現實、夢境和回憶三線交錯,形構出主角的一生。在夢中Isak是一個只能被夢左右的個體,因為未知、不定,營造出詭譎的氣氛;回憶中,Isak如同旁觀者般,冷靜的在旁檢視大家的一舉一動,自由穿梭於其中。

Isak 超現實的夢境是電影重要情節之一。沒有指針的時鐘,融化的皺面人,棺材裡的屍體…,匪夷所思的夢中,暗藏許多含意。沒有指針的鐘,是Isak 對超越時間,亦或重拾昔日回憶的渴望(在現實中母親也拿出一只相同的懷錶,虛實間「無指針」的出現,象徵了其人生毫無方向的漫走,及生命的不完整。);皺面人,如同一生戴著虛假面具的自己。融化,是對存在的否定;在棺木中看見自己,代表了他內心中對死亡的恐懼。導演安排Isak直接走進自己的回憶和夢中,這種近距離的接觸,是直視、逼問、審判,也是原諒、撫慰。

Isak投注一生精力於事業,努力營造他在外人面前的完美形象,卻捨棄了身旁的親情,成為一位冷僻、自私的老人。但夢中最終的「審判」卻是否定他汲汲營營所經營的事業,到頭來,他一無所有,僅剩孤寂。在功成名就、風光的背後,他的一生其實充斥著孤獨。在冷酷、頑固的表面下,其實他的內心比任何人都脆弱。此外,從Isak 的母親開始,到Isak 對Evald,甚至 Evald 對他尚未出世的兒子…,對子女的冷漠似乎成為Borg家的惡性循環。這種描寫家族中不停重複循環的孤獨和疏離感,似乎透露了導演自身的意念,許多評論者更指涉此片為導演早期的自傳電影。但影片最後出現自然美景與祥和雙親,電影始於惡夢結束於溫馨,Isak的旅途,是自我人生回顧的審視,也是反思、悔過,重尋溫暖的歷程。

此片對導演柏格曼來說,或許可謂是自己心理歷程的完成與回歸吧!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ue Velet


《藍絲絨》(Blue Velet)
David Lynch|USA|1986|120 min


柳君◎導讀


電影開始,Bobby Vinton 的 Blue Velvet帶我進入一個舒適柔和的午後,我設定那是個午後。白色圍籬、鮮紅玫瑰;狗兒與消防員向路人揮手、警察替放學孩童指揮交通。天空蔚藍,一切如此悠閒,透出寧靜。隨著Blue Velvet,我的心跳緩了。直到,一個男人倒下......

隨著大學生傑弗瑞我們窺視了平靜生活中的不平靜,一切都隱含在那個男人倒下後的畫面中,痛苦掙扎是一個人的、小狗不知道主人的岌岌可危仍然在他身上玩耍、踽踽學行的小孩穿著尿布笑得那麼天真,寧靜的午後有什麼正在發生?鏡頭帶我們穿過泥土表層,看到令人毛骨悚然萬頭鑽動的蟲子。

整個步調是衝突的,主調由寧靜舒緩帶領著,但情節卻躁動不安,這或許就是導演想要醞釀在我們心中的悶爆張力。傑佛瑞是個奇怪的小孩,若是我大概沒有這般偵探精神,應該說根本不會淌這個混水。不過也是經由他,我們看到了一幢幢看似平靜的建築裡,可能正在上演的無限故事,故事的極致可能是暴力的、變態的、精神分裂的、背德的、犯罪的或是扭曲的。”It’s a strange world, isn’t it?”不就是這部片裡經典的對白嗎?這不是電影,這也是真實的人生。

不知怎麼我一直想到瘂弦的〈如歌的行版〉:「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留下去的/世界老這樣總這樣:──/觀音在遠遠的山上/嬰粟在嬰粟的田裡」。世界是矛盾的,人也是,還好電影的最後仍給我們美好,相信愛的知更鳥有來到的一天。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roshima mon amour


《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Diretor: Alain Resnais|Writer: Marguerite Duras|France / Japan|1959|90 min


slowpoke◎導讀


或許你會想起的,是例如雷奈在另外一部《穆里愛》中一段長長的戰爭片斷剪輯,佐以畫外音呢喃著關於不存在之角色的種種,而造成的一種共時性下,人類巨大文明的景觀如鷹架崩毀,那些鋼樑燎燒一如焦黑肉體,橫倒在街頭,炮火、煙灰瀰漫鋪天,曇狀雲朵綻放四散豔麗旖旎之光燄,轉瞬卻成荒原,而另一端卻是再日常不過的,像是事不關己之叨叨絮絮情感物事的疏離唸白,兩者裂隙間突顯的荒謬、錯置,和諷刺。像是這部電影開頭的男主角纏綿的身體,對比於因原彈放射線下殘缺或基因突變而長出之怪異肉瘤,近處是愛情發生的現場,遠方卻是戰事浩劫,透過穿插剪接,彼此作為隱喻性的指涉意義隨情節發展才漸漸呈現出來。因此我覺得這部電影很精彩的是在這個人身體與記憶和歷史劇變間,纏繞交織的關係,以至最後情人成為城市,因而無法留在彼此的身體以至城市之中。

身分仍是這部由莒哈絲編劇的作品中被突顯出的一個面相,就像是其小說《情人》中那一個身處在越南的法國少女,戀上中國男子,在這部片中處理的是法國的女導演,為拍一齣關於和平的電影,前往廣島(「若非和平電影,廣島還有什麼?」),並邂逅從廣島出生的日本建築師(「你是純正的日本人嗎?」),其中,各自帶著過去之情人記憶,如侵略法國的德國軍人,最後遭致槍殺街頭,在某種意象的連結上,男主角與女導演的前德國情人有一意象連結,透過蒙太奇技巧,一以沉睡,一以死亡(甚至在小酒館中敘事對象從他至你的潛意識轉移),由此可看到建立並瓦解女主角幾段情感的都是關乎戰爭,個人被襲捲進戰爭的傷害中,並緊緊相依,但它又不像是那麼單純的將個人身分作為國家的功能在發展,而是以相反的方式,讓你看見戰爭對於身分群體之浸透、割裂、破壞是何其大,法德的相戀結果是被關鎖在地廄底下,不見天日,法日的邂逅是必須終告結束;但你分明可看見女導演在其中猶疑和莫多的愛戀,戰爭將人與人間強行拉至一個共同體中,或者拉進相對立的兩肇陣營,但男主角說:「我才剛認識妳,因此想多知道你的過去。」如果對照起看,透過情感,導演或許想講的是那種相對於大文明建構/拆卸出如斷壁牆垣之片斷,那些廢墟、那些缺手缺腳,那些我們所以為的關於和平的想像,或是關於遠方戰爭的想像,如何拉回至一個對於人,那就在面前遭遇的情人,之整全性的認識和瞭解,透過敘說、提問、誤解、澄清,構成一幅關於情人的圖景,並由此才記得城市。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 homme et une femme


《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
Claude Lelouch|France|1966|102 min


小昱◎導讀


<男歡女愛>(a man and a woman),電影看似平凡的戀愛劇,成熟的男(杜洛克)女(安)從相遇到萌生好感而示愛。導演極會抓住鏡頭間互動上細膩的小動作,把人性在戀愛中,飛絮般幽微的情感流動真切的表達出來。而黑白、彩色以及刻意的灰白暈鏡交互變換下,安與杜洛克出入在現實與回憶交錯的虛實關係,更讓人思索到深刻的感情記憶,在生命中難以輕易消退的餘溫。

導演的運鏡或捕捉有很多地方值得細細察照而回味,就如當安與杜洛克初識階段兩人總是坐在車位上間歇的交相談論,互照(a完換b)之間,安溫柔的搭笑和杜洛克偶有的覷看,抓準雖然相形陌生,卻因為侷小空間、緊鄰座位,彼此游移著曖昧而不明的情愫。而緊接著同孩子的出遊和乘船,在海浪盪曳的光影間,與廣角呈現的夕照海灘上,天地之大,兩人卻共處在盈滿著愛情因子的氛圍中。浪漫的情調因安在電報中的表白而加溫,杜洛克衝動的不顧遠程一心想即時相聚,戀愛對男女的波動,也是導演刻意的捕捉。就如杜洛克在車位上雀躍而充滿猜臆的不定。他試想著抵達的時間,怎麼應付管理員?按幾次電鈴才不會惹惱安?安意外的害羞表情?……等。而安則是不同於杜洛克表意的狂喜,在巴黎歐風多情的市景公園、街路、公車上,翻想著心中的好感,在小小閃現的表情,揚起女人戀愛幻想中含蓄的嬌情。而在視線對刊物的定睛中,流露情有所繫的掛心。

而最後是關於感情記憶,相對於杜洛克稍微帶過因他賽車出事而發瘋自殺的前妻。安對前夫則滿是過去斷斷續續生命共享的切面,以致她出入在記憶與現實,同時影像藉由柔焦和暈鏡處理臉部的表情,表現出安受於前段感情的羈絆,一種混沌的游移和掙扎。最後安做出離開的決定,只是這真的是兩人最終的結局嗎?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Book of Revelation


陳運陞◎導讀


今天這部電影<the Book of Revelation>(別管他奇妙的中文名稱了),他的英文名字,其實指的是聖經的啟示錄一章,印象所及,在啟示錄一章裡頭描述的是人類在經歷過種種苦難試練之後,信仰神的終會有機會獲得重生,回到神的懷抱。這部片子,類似啟示錄的地方,在於它講述的也是一個重生的故事。稍有不同的,本片揭示了在非常理的傷害之後,光是面對自己的傷口,就有多麼地困難,遑論走出傷害獲得新生。

電影裡頭那位倒楣(?)的男主角丹尼,在一次被三個女人綁架、性侵的意外之後,身體的以及心理上所受的創傷,幾乎完全改變了他的生活。被綁架了12天,他對自己的遭遇要不難以啟齒,要不絕口不提。自己扮演起了偵探,尋找綁架他的兇手,為了復仇。踏上復仇之路的丹尼,藉著一次次激烈狂亂的性交,一邊尋找記憶中兇手的身體特徵,同時彷彿藉這不斷的性交,逃避他被性侵的創痛。直到他在捷運上邂逅了茱莉,直到他得知舞蹈恩師已經癌症末期的訊息,見到茱莉直視面對親人的惡意傷害和老師接受自己不遠的死期,丹尼似乎開始有了自災後重生的可能性,他似乎停止了復仇,甚至,縱然沒有明說,丹尼在自己的舞蹈中融入並展現了他的痛苦經驗,他的舞蹈也因此看起來更充滿了震撼的力量。然而就在此時,一次偶然遇見具有與綁架丹尼兇手類似特徵的女性,又點燃了他的怒火,這把火促使丹尼對這位無辜的人展開了報復性的攻擊,最後丹尼的怒火沒有幫助他復仇,反而把他送進了警察局。整部片就在歐馬克,這位專司性侵傷害事件的刑警,懇求丹尼明白說出整個事件結束。

這部片中,丹尼的遭遇問了觀眾一個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別人惡意加諸於我們身上的傷害?丹尼選擇的復仇之路雖然可以理解,但本片卻嚐試警告選擇同樣路線的人,選擇了復仇似乎並不能解決問題。復仇這條路雖然激情,雖然痛快,逃避自己的傷痕而將目標針對加害者,自然也比較輕鬆,但復仇同時卻也是空虛而又無止境的枷鎖。盲目的復仇之心更讓丹尼走入了從被害人,轉變為加害人的結局。電影用了兩個鮮明的象徵-身上的抓痕,標示了丹尼這樣的轉變,背上的抓痕只剩下痕跡,暗示了丹尼一度是悲慘事件的受害者,但臉上的抓痕呢?則是鮮血淋漓,鮮明地提醒觀眾丹尼當下因為盲目的復仇,而變成加害人的身分。坦然面對自己的傷痕,如此看來似乎是一條有機會走向重生的道路,電影的敘述手法卻又更暗示了這條路的困難。最困難的地方更在於如何來直視自己身上的傷痕,這是嚐試走出悲劇這條路上必經的一關。電影的結局中,丹尼究竟說了沒有?即便說了,他會不會又像第一次遇見馬克那樣,編個假名蒙混過去?還是丹尼真的準備好面對自己的傷痕了呢?開放的結局不禁讓人產生了這些疑惑,而這些疑問的產生正也暗示了直視自己的傷口,再次回到過去的痛苦經驗之中是多麼困難的事。看了影片,或許能明白正視自己的傷口或許是自傷痕裡重生無可避免的道路,但正如同開放的結局一樣,丹尼他應該說,開口卻扔舊說不出口,歐馬克求他說,我們卻無從得知丹尼究竟說了沒,甚至也無從得知被說出了的是怎樣的版本。電影也許期許在面對傷痕時能像茱莉那樣,把燒傷的手抽出口袋,但是真能作到的又真有幾個呢?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


luen◎導讀

看完這部片的感覺真奇怪,好像喝香檳一樣。奢侈又充滿魅惑,初期甜而不似酒,一口接著一口,好像不痛不癢,樸實的後勁卻奇強。看電影的時候有些橋段我知道要笑,但總在期待更值得笑的地方,有些段落我知道要驚嘆,但總在期待更誇張的畫面出現,看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尷尬了,因為後半段劇情已經從戲謔急轉直下讓我再也無法發笑與讚嘆,我就這樣失去了該有的歡笑。

劇中的男主角迪特是個來自捷克的「小」人物,他夢想著要成為百萬富翁,他的怪癖是在眾人聚集之處灑零錢,躲在暗處窺視眾人聽到錢聲匍伏地上的卑微賤樣,不論身份地位只要聽到灑落的錢幣聲,一律如設定好聲控的機器人一一跪在地上無一例外,人心的貪婪在此表露無遺,看似看穿一切的迪特卻仍然想要當百萬富翁,身為服務員的他透過擦拭玻璃杯看這世界,擦拭著一個個謊言與奢華的浮世,此時的他是有距離的觀看,而穿插在片中的鏡像,是他親身經歷的歷史剪影,鏡子是現在與過去的接點,倒映出無奈而扭曲的時代,勾串一個小人物的一生。

迪特有別人沒有的聰明靈巧與異於常人的機運,如何在「人生」這個遊戲中打滾他自有功略與必殺技,連對女人亦是,他懂得裝飾的藝術,知道女人除了性之外還迷戀美好的眷戀,他做完愛後在女人的肉體裝飾迷人的花朵,此舉就像在女人的心種上玫瑰,足以讓女人認定他不只要她的肉體,而是對她有至死不渝的愛,因為他不像其它男人用過後就轉身離開。

他最棒的一點就是知道何時該「離開」,離開之後是另一個層次的舞台,他的服務技術愈來愈精湛,他在領班那學會一切猜測人心的技倆,然後他遇見了他的愛,沒有美麗的肉體沒有華美的衣服,比他矮小的身材,比誰都赤誠效忠於希特勒的,麗沙。他背棄自己的民族並且去證明自己足以有與日耳曼人生下子嗣的優良基因,他接受自己深愛的女人以去前線打仗證明自己是優秀日耳曼人的理想,他無法阻止她,戰爭與他無關,卻惡意的攪弄他的人生,大時代小人物的悲哀,這種無奈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另一部同樣講種族與納粹的《美麗人生》,麗沙離開後,迪特以捷克人的身份輔助德國人育孕最精良優異的下一代,只為了等他妻子回來,這是多麼諷刺的荒謬時代。他似乎什麼都知道,但又什麼都不知道,他不知道他會看到妻子的腦袋離開,他不知道他的所有轉瞬會化為烏有,他不知他會為了他的擁有付出時間金塊。

我還那麼年輕又無知,去思考人生存在的意義可能有點可笑和故作姿態,但是,看了這部片發現,人在時間波動中迎向未知未來的荊棘與玫瑰,會痛,所以你在,會笑,所以你在,當你經歷所有命運的撥弄之後,靜靜的回顧,那些只屬於你的存在,即使有數不清的遺憾,但那又何償不是組成人生的一部份?我非常喜歡尾聲那間什麼都沒有的小屋,從無到有建立起生氣的過程,迪特不再以鏡子回顧自己的人生,反而透過玻璃杯來審視世界,隨後放下酒杯並露出真摯微笑的那個畫面,彷彿命運從來沒有捉弄過他,安身樂命就是他的依歸,他將珍貴的郵票灑向天際,沒有百萬的他卻比誰都富足,因為他已經遍嚐箇中滋味,看的比誰都清楚了,說實在,這結尾老套了些,但還不算太壞。

回到我的開頭,我到底在期待什麼呢?我在期待更值得的什麼而不痛快?痛快是一種極致的藝術,我的不痛快來自於痛快本來就是難以滿足的期待,但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會一直在期待,是吧。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
北野武|Japan|1991|101 min|私人放映


slowpoke◎導讀


寧靜之境、美好至極,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以極其簡約的形式,表現一內歛卻飽滿非常的情感,我想那動人的力量,是它何以一再被人喜愛並論及的原因吧。就像是sonata,整部電影其實只在幾個場景間調度,那長長的海岸堤防、男女主角並肩坐著的沙灘、沖浪的海中、阿茂工作的垃圾場、各垃圾集中處、體育用品店,在每一次場景的鏡位、運鏡皆相似,卻隨著情感之發展,從阿茂開始沖浪時,屢屢失敗的沮喪,到後來終踏上浪潮之尖,以及其間的,男女主角關係的衝突、磨合,或是合拿起沖浪板走過,鏡頭藉由些微的元素更動達成變奏,推動情節和情緒向前。北野武說,「起初故事大綱除了『兩個聾人抱著一個衝浪板走著』以外,什麼都沒多想。」對照下,電影開始於阿茂在回收垃圾時,撿回一斷裂衝浪板開始,是夜在家自己修補缺掉的一塊,到開始學習衝浪,女主角總是陪在海灘,幫他折衣褲、買冰飲,到後來他們結交一群同好朋友,一起參加沖浪大賽。你會感到以那瘖啞之男女情人作為寧靜中心,所有旁側的人事像圍繞著他們旋轉的浪,被他們牽引和感動,像是原先取笑,並對他們扔擲石子的踢足球夥伴,後來也兩人共用一塊破板子加入他衝起浪,或者那體育用品店老闆,對客人都故意賣貴應付什麼的,最後卻送給阿茂一衝浪衣以防寒,有意無意親自指導他,帶著他去參加比賽。故事在賽事之後,收尾相當暗示含蓄,其折轉卻讓人悲傷難抑,但在當那年夏天之記憶,隨衝浪板漂流至海洋中央,所有過去的人事,都一一回到鏡頭前面微笑揮手,將悲傷的氣氛帶回到記憶之美好和寧靜的位置,讓人在那些時光傷懷中,記得生活的勇敢。雖然我很怕看那些暴力充斥的電影,也斷續地看過北野武不少,如《奏鳴曲》、《花火》,或是其他題材的,如《菊次郎的夏天》、《Dolls》,如今再看到這部片,讓自己對他的喜愛又更加更加。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 Flor de mi secreto


Jeremy◎導讀


女人是一片海,她等待和接收,波濤洶湧與靜沉深刻。她的雙眼凝視、接收河流泥水,極靜且極噪的等著愛人的歸來。但她忘了學會接受離開,她以為只要安靜就可以不改變,就像是穿上過緊的靴子便以為過緊的婚姻可以像過去那般的甜蜜。這是一段離開和接受的故事。但那些又不重要,重要的是女人面對改變時種種的情緒與應付的方法或者是女人的模樣,海的樣子。

這部片大概是阿莫多瓦最含蓄的一部片子了,描寫中產階級歐蕾遇到丈夫變心而外遇對像竟然是自己唯一的好朋友,母親與妹妹又爭吵不休等等的問題。不過或許含蓄只是自欺欺人編織出來的外衣,無比激情和壓抑變態才是真正的血肉。阿莫多瓦也許只是不願放過任何一種可以表達情慾的方式,所以改採看起來最正常的(也許對阿莫多瓦來講是最不正常的也說不定)表現方式偷渡最激烈的山洪爆發。磷片是發情藥,吃了還要再壓抑。失去丈夫的痛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其它,與管家兒子對望的兩頭野獸各自忍耐,她分明想上他;然後她去找她拒絕了的出版社經理,戒酒的理由其實是害怕催情。就樣其實就很變態,就像她不願承認鉛字裡頭的玫瑰色慾望,她要嚴正的簽約匿名,她還要自我攻擊。女人是一片海的原因是,她的渴望吞服唯一合法對像是她的丈夫,而在她張開嘴巴想要吞下的那一刻卻被丈夫拒絕,大概阿莫多瓦覺得光是這樣就很變態。

給你一大堆的石頭:石頭堅硬無比被做成愛的馬桶。怎能是愛?男人逃亡女人回鄉吧。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 Day Afternoon


邱月亭◎導讀


如果我們會笑,因為真實,如果我們停止,真實,太殘酷。

時值美國社會秩序動盪的七0年代,長達十五年的越戰使人民高漲的反戰情緒不時的透過自我身體及社會行動衝擊政府的權威性;attica,隱喻/明申著反府的正當性及人民挑釁的界線。除了人民對國家機器結構的衝撞,性別的越界也漸次的在不可見的規約道德裡浮出檯面,與保守政權提倡的典型美國式美滿家庭為人民道德正常性的面具也逐漸破碎。

當社會如此脫序的背景之下,一個取材自真實的故事要怎麼進入某種令人賞心悅目的程度?導演很明白的告訴觀眾,正是真實如此殘酷又荒謬,所以我們用寫實的方式營造人性,突顯每一個人的個人特質,彷彿不是在銀行裡以歹徒和人質的關係,他們只是百般聊賴的在某人家裡閒聊;彷彿不是搶銀行,而只是希望每個人都能過得好一點再好一點;將一個個可親可愛的小人物放進歷史的大熔爐毀滅他,導演隱身,試圖讓我們以見證之姿回到七0年代美國的案發現場,去理解一樁不怎麼真實的事件如何呈現了人民對這個世界輕微的批判與反抗的力道。

我一直不斷的想到布希亞對後現代世界的看法。真實與虛擬的確一直交融互生,面對一樁「超」寫實的搶案,一群「超」寫實的人格,「超」寫實的銀行和燈,警察和群眾,我離現實卻越來越遠了。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xotica


PIZZAZZA◎導讀


夜幕低垂。

情慾總是新生勃發極像亞瑪遜大雨林快速抽伸又抽伸的菇菌,鮮麗而毒豔,我們往最深處跋涉,跋涉過一處沼澤。一邊跋,一邊涉。天空撞上熱帶樹叢的額角,搖下漫天的雨,或者樹葉,或者因為炎熱不小心捲曲的沒有五官的臉。我們的五官掉了滿地,於是跳舞,如蛇一般,款款擺擺發散妖嬈的體味。赤腳踩過腐葉發出聲響。遠方的雷聲不斷響起。不斷響起。不斷響起。沒有臉孔的我們開始互相擁抱,猛烈地做愛,我們一邊拔,一邊射,極盡身體所有部位摩擦最後的我們的所有。至死方休。

赤腳踩過腐葉發出聲響。

赤腳踩過滿地的眼珠流出汁液。

我們卻分不清楚那究竟是血液,或者其他。

我們卻分不清楚那究竟是血液,或者其他。因為寂寞的緣故,我們在不斷往前行走的生命草原摩肩擦踵,一同前往最遠最遠的邊境。時有交談,時有笑語。甚至,因為寂寞的緣故,我們會假裝你其實是他,把你當作他,把他當作生命的最愛來保護。但其實都在假裝。你不是他,他不是他。所有的傷害與保護甚或者生命的欠缺,最後指向的還是自己。我欠缺。我受傷。所以我保護我自己,像保護一顆蛋,等待重生的自我的孵化。一個保母。 A babysitter。但其實都在假裝。假裝有一顆蛋,假裝有一個嬰兒坐在地上,望向遠方,以飛翔的眼神。沒有。但沒有。都沒有了。沒有慾。沒有愛。沒有恨。沒有笑容。沒有哭泣。沒有。都沒有。我們只能擁抱,像樹木與樹木做的那樣,假裝雨林。在五官解散了以後,我們再也無法分辨彼此。儘管記憶如聳天樹影往我們壓下,我們卻沒有辦法哭泣了,畢竟是沒有眼睛沒有嘴巴沒有鼻子的我們了吶。怎麼哭泣?就只能踩,拼命地踩,拼命地拼命地拼命地踩……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ost coïtum animal triste


STOPRAIN◎導讀


當無法遏抑的情慾轟然凌駕道德的時候,你(妳)會如何選擇?

美滿的家庭與一層不變的工作是不是令人感到過於安逸,令人易於產生”難道人生就要一輩子這樣下去”的錯覺,難道幸福的人生反而是激情外遇的溫床?當面對家庭與外遇的單選題時,年屆半百的黛安會如何選擇?

導演透過不斷穿插黛安一個在鋪有小碎花點的床上,抱著棉被翻滾、呻吟、吶喊、哭泣、狂喜、扭曲的畫面,像是獨白樣地逼使我們介入黛安的內心世界,在她錯亂的句子之間,找尋屬於我們自己的答案?我們又會如何選擇?在浪漫不羈的邂逅後,我們能否把持住自己呢?把持住自己又會是”對”的事嗎?在流暢明快的分鏡之間,導演時不時穿插了那位拿羊肉叉子叉死自己丈夫的普雷夫人,讓她獨自一人封閉在偵訊室裡,不禁讓人懷疑被禁錮的,到底是真理?還是更深沉的愛慾?也因此在影片之中,形成一股令人窒息且緩慢的突兀感,彷彿普雷夫人有她自己獨特詮釋愛欲的方式-是超越現實的,是狂暴的,是血腥的,是無法制止的,是徒然的。

一股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的壓迫感。

激情過後,藉由性愛纏綿的畫面,導演引領觀眾一次又一次地與身陷於情慾中的男女一同喘息,一同呻吟,卻也在黎明時分,在女主角倉皇地躲進棉被裡的時候,屏息跨越現實與放縱的邊界。幻滅或許是被厭棄的。觀眾一步步被理所當然地牽引進黛安高潮迭起,無可自拔的情慾世界裡,與她一同享受放縱與肉體激情的渴求。但是狡猾的導演卻不甘於讓觀眾那麼痛快,當雷普夫人的羊肉叉,雷普夫人在牢房裡沉默的畫面,又出現在我們面前時,那種讓人惶恐,讓人驚魂不定,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機會,黛安近乎囈語般的?床戲?又會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如撒旦般蠱惑我們。

我們幾乎就要認同她的選擇了。

在黛安徹底地為了追求她可能是人生中最後一段愛情而奮不顧身的時候,現實卻總是不斷教人懊惱。

「妳把我從長期睡眠中喚醒」

「這是白馬王子的責任」

白馬王子終會騎著白馬再次踏上旅程,而皇后卻還是得遵循著身分繼續待在城堡裡生活下去,或是暗自希冀白馬王子永遠待在馬廄,等待皇后夜夜訪臨。不過在這樣子的馬廄裡是不會有聖嬰降臨的。

當被喚醒的情慾兇狠的撕裂現實時,童話裡的角色終究必須面臨崩解的命運。白馬王子終究只習慣在一場又一場愛情童話裡穿插演出,他可能什麼也不曾失去,卻也可能從未擁有什麼。選擇情慾的皇后失去了的,又是什麼呢?

「20歲失戀的時候,你哭是因為你覺得不會再愛上任何人;過了40歲,你哭則是因為更不可能了!」

一如劇照上的英文sexy&chic(高雅的;別緻的;時髦的),我們像是只看到一對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戀人,卻忽略了這終究是一場悖德的危險遊戲,王子終於離開了,皇后的城堡崩塌了,皇后自我放逐了,皇冠變形了。曾經擁有的,只剩下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的愛慾還在滋滋燃燒著,當黛安縱身跳下懸崖的時候,畫面拉扯著懸崖的紋理,是混亂、失序、倉皇的,但或許因為藉著墜落,或許因為洗滌,黛安像是新受洗的嬰孩,潔淨了。

激情叫人羨慕,悖德叫人厭惡。我不是聖人,我也不是唱高調的道德執鞭人,也短暫曾放縱也曾墮落在情慾的世界,可能出於羨慕黛安竟然能夠擁有那麼炙烈的愛慾吧?雖然我更討厭只用花言巧語和”很多很多時間”就能詐騙到感情的獵人。很久之前看的片子,那是在《CLOSER》《Unfaithful》都還沒上映的年代,導演精緻地拉扯了我的情緒,卻也讓我咚咚咚咚地將這兩部片同時放映在腦海裡,也許我喜歡的是這種情緒,卻討厭這種結局。

做愛後動物感傷。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À bout de souffle


slowpoke◎導讀


高達電影最為人討論處,莫過於其所開創的剪接技藝,這在《斷了氣》中,已可見規模。整部片是以簡單的情節推動、構成:竊車賊擦槍走火下,誤殺了盤查警官,在逃亡時想起曾經邂逅的女子,一方面不斷在籌措潛逃的旅資,另一方面則是說服女方同他離開,遠走他鄉。

然而,你總是會感到畫面的流光運行有某種傾軋與不協調感,像是阻礙了敘事進行,剪接在此,已非過往配合敘事對象或觀點之移轉而移轉的工具,而成為介入敘事,進一步成為敘事的本身;就像是立體畫派,對著同一個凝視下的人事、物件,重複捕捉、繪描,而成為纏繞交織的線條和色塊;你會困惑為什麼在一段原可以流暢交待的對話場景,在看似無關乎意義表現下,插入了無數個跳接鏡頭?

在電影進行中,不但感到種種阻礙敘事進行的鏡頭裁切和拼貼,在這表層形式下,時間在此被打碎、壓縮,故事中時間快速於現實感知時間,一如調切為快轉模式,造成觀者心理壓迫,以致情節更跌起伏的推動;此外,相對於,譬如,安哲羅普洛斯的長鏡頭,一鏡到底,那些角色演繹情節的主動性,正如同劇場的舞台呈現,高達相對來說將主導權轉移至導演的視覺和想像底下;另一層延伸的意義,如前述及,電影的藝術表現型式在高達的電影中被呈現出來,那些剪接、那些映畫構成,不再只是傳統文字敘述形式的畫面化,而是專屬於電影的觀看和陳述的語言。

再來的問題就變成,這樣的形式設計,對於我們去理解其承載的題材,有什麼新之意義,就像我們如何去詮釋雷奈在《去年在馬倫巴》(1961)中的重複剪接,或是在《穆里愛》(1963)中那一段映畫和口白剝離之狀態,戰事在觀者眼前上眼,聲音卻不斷傳來無涉殺戮與死亡的二三事。除了一個時間感的折疊所象徵的心理狀態外,是不是也可以作為日常性的,包括感情在內的,社會生活的瑣碎與破裂狀態的什麼,存在情境不再是過往那種穩定的線性向前,而會不斷被外部秩序(突如其來的路邊臨檢和意外槍擊)、媒體與隱匿群體之目光(報上通緝的巨幅肖像、高樓跑馬燈,與無處不在的密告者),或是金錢價值,所介入、所打斷、所崩解。在觀看之時,我一直感到高達的畫面,有一種爵士樂的即興況味,在秩序制約外,對位拼貼賦格。

那也令我聯想起楚浮的《槍殺鋼琴師》(1960)一部,然後我們會發現,在這些作品中有一個共同的部分在於,推動情節的動機總是突如其來地籠罩住劇中角色,且都以死亡作為代價,像無法抗衡卻擺佈微小生命發展的那一個支點,在影片才剛開始就被抽離,而後就是連串地,傾斜與抵抗傾斜的作為;一如米歇因為行竊之車內剛好有把槍,而誤殺員警,後半段就不斷地在各個地點找一位他口中向他借貸的人討錢,連情感都是極其隨機,漂浮在感官和欲望的表層,再藉由戀人的絮語浮現。附帶一提,與高達同為《電影筆記》另外一員的楚浮,在前年也拍出他的第一部代表作《四百擊》,一人以形式顛覆,一人以藝術通俗的跨界,開啟其後的法國新浪潮的第一個cut。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slowpoke◎導讀


也許你是從《情書》、是從《四月物語》,或者是近期的《花與愛麗絲》,認識岩井俊二,那麼你一定也會喜愛那些,以校園生活作為青春抒情劇場,在正中央翩然跳躍著芭蕾舞的愛麗絲,或是在每一張借書卡背後描繪年輕戀人畫像的藤井樹,那樣的,情感初啟時候,最純粹的對於生命的愛與投入的故事,及其中人物,透過譬如校園元素:白襯衫、百折裙、學生社團,同性間的勾心鬥角或是異性間細微難察的情愫,觸動到我們心底,最單純柔軟的一塊地方。於是在乍看《青春電幻物語》之時,對於那些相似之題材,同樣的校園、同樣的同儕,全截然相反的灰色時代之內裡,同樣的青春卻成為佈滿傷口和靈魂之洞的樣貌,一定會為此對於岩井俊二為何要戮穿他在其他作品中勾勒的美好記憶的絨布娃娃,而變成綿絮破綻而出、縫線脫落、眼歪嘴斜,甚至被一而再地踢到爛泥水、被剃光頭髮、被暴力相對,的傷害故事,感到難解莫名?

影片中,一反過往流暢的光影運鏡,而使用諸多不穩定鏡頭設置,手搖式鏡頭,隨角色其後移動更拍,甚至是紀錄片的映畫段落,偶爾光影曝白至近乎令人目盲,那些大量的運鏡所創造的臨場感,使得整部電影都像是我們就在現場,與蓮見一同目睹青春之褪色或蒙埃的過程。在形式上,主要分作真實與虛擬兩個維度,真實空間圍繞著蓮見的從燦爛青春時光,跌墜至灰色歲月,其間與家人、與同儕,尤其是星野修介的關係,或是那一援交女孩、鋼琴少女等,以一種無甚意義的方式在彼此傷害對方,沒有人能夠脫困;因此,在虛擬空間中,蓮見投身於名為莉莉周的歌者的世界中,討論她的音樂和私生活,為自己立場辯護和交鋒,不時穿插著對於莉莉周的評論文字,譬如她是蒼穹、與碧玉或椎名林檎的比較、譬如德布西,這樣一個裡外型式,相互對位,甚至最後相互涉入,以至傷害倒置,造成信仰崩解的反諷,構成整部電影的敘事主軸,在處理的,即是染灰歲月。

但是,這樣一個命題並非無跡可尋。我覺得這部電影其實更延續著岩井俊二在另一個,以《綑綁之愛》與《夢旅人》所展開的脈落,尤其《夢旅人》中最後一個鏡頭女孩以槍擊向自己,巨大的翅羽展開,羽毛飄飛,終於從原先的被圍牆所圍困的病院,以死亡作為迎向自由的方式,竟那麼相似於《青春電幻物語》中蒼井憂所飾演的角色,一如風箏,在懸線斷去的那一刻,終於抵達自由的國度,代價卻也是死亡。這幾部電影都在講一種綑縛感,《綑綁之愛》以極其象徵的方式,強迫性綑綁症展開命題,《夢旅人》以精神病院,到了《青春電幻物語》則成為青春生命裡的群體暴力和傷害,一如銳利的線,在每一個人尋找群體認同,如同儕、或是莉莉周歌迷俱樂部,將自我和他人連結,以抵抗內心深處最深邃的寂莫和哀傷的同時,卻也造成一種對他者的傷害,在這部電影的極端例子即是星野修介的巨大撕扯和永無法彌合的傷口,對自我的,也是對他所不知如何去愛的人,透過蓮見的眼睛,被烙印下來,成為灰色青春中,最幽黯無光的角落。

cinema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